四色以上特别色再现手法及表现 四色以上特别色再现手法及表现
彩盒 彩盒印刷 印刷
在“光谱分色法”形成四色ProcessColor印刷之前,彩色印刷大多以手工开色,包括中国明朝“木刻水印”以数十版到上百版的分色刻版及印刷,形成相当逼真画面,和原来画作几可乱真。日本的浮世绘、锦绘,沿用这一种画风及印制方式,为日本庶民生活艺术添加很多情趣,像东海道五十三次的风景木刻水印,表现很多风土民情,就深深影响到后来欧洲印象派画风。当石印技术传到日本,一些具有高度艺术修养画家改用“石版上开色”,以点描或开色捺网技法表现浓淡及纹理,只要十几、二十色的印刷就能形成很精美石印效果,这种纯粹以开色者经验者和判断,利用西洋石版套色油墨印刷,为锦绘立下一个极精致作品。
十九世纪发明照相术,更发展出“黑白相片着色技巧”,所以廿世纪初使用凸版四色印刷,在连续调玻璃板上以碳粉绘图技巧加减色彩,如绿叶加YC版、减M版可呈现绿色色彩,砖墙加YM、减C版可呈现红褐色,诸如此类,以修版者的常识技巧去开色,再过网西版腐蚀,形成近乎手工染色的四色凸版原色版彩色明信片,这类技术在早期日据台湾、满州国及日本国内表现风景、建筑影像。
另外一类则是以相片或水彩画为基础,也是利用石版开色法以红、黄、蓝、绿、灰、黑等色,开满版、网点、点描或线条,成为套色完成,具有相片或绘画感觉的画面,在日本是承继锦绘及浮世绘的技法,台湾画家蓝荫鼎先生也曾为书本封面做过这类开色工作,秋雨印刷林秋雨董事长,早年也自己创作商标、宣传广告开色印刷作品。
这些技法到1950年代至60年代仍有使用,直到60年代之后台湾照相四色分以法流行之后,手工开色套色技术才逐步式微,大家改使用底片分色、过网,四色平凹版印刷成为一门正式技术,后来直接过网分色、电子扫描分色、组页系统、到今天彩色EPS系统,印刷使用四色网片CMYK四色套印已成牢不可破的模式。
为什么需要特别色印刷?因为四色彩色平印有几个缺陷存在,所以必须寻求更好表现方法,平印四色印刷方式有哪些不妥呢?第一是油墨浓度,只在1.6左右,比起相片2.0浓度、幻灯片2.8浓度,有一段距离。第二是网点表现,在光部内网点小,疏离没有厚实。第三是油墨彩度不足、浊度太高,无法表现厚实鲜艳色彩,让某些二次色看来污浊。第四为萤光、金属等特别无法表现。
如何弥补四色印刷之不足
基于以上理由,有不同手法的特别色可以弥补四色印刷缺陷:
(一)油墨印刷浓度不足问题,可以在四色之外,加上二次色如RGV(Blue)三色,使二次色具有2.0到2.2左右浓度,因此如何做好四色之外RGV特别色版,在重叠中有提升浓度作用,又不产生错网及色彩干扰的不良现象,是工作上重要方向。
(二)光部到中间调的网点表现不若印满版色厚实有力,可以改用超细300线、400线以上网点来弥补,但有见于这种超细网线并不好印刷,造成整版色调不佳,所以改用以四色版印刷,在光部稍降网点百分比,由LC浅蓝、LM浅洋红等来补光部之厚实感有些使用LB(G)灰浅灰、LR浅桃、LG浅绿、LV浅紫等二次色浅色为之,这是种由手工开色石版法延伸来的技术,如何拿捏补色浓度及减去原有四色版网点百分比,是开出来原来及补增色版时技术人员最难也是必须的考量。
至于暗部使用浅色可略补浓度不足,但只增加0.1左右浓度,值不值得去做呢?
(三)油墨彩度不足,大多发生在四色版二次色RGB地方,所以Pantone有特别橙色及绿色特别色增加法,包括制版软件程序、及指定印墨色彩,成为一个完整套装增加彩度方案。使用软件(如Photoshop)去置换RGB于四色版RGB地方,全置换100%取走、100%换二次色并不理想,20/80比、50/50比、或其他40/80比例、到超量重叠补增色彩等等手法,是端看开色者存乎一心做法。
(四)荧光色及金属色泽表现,基本上是已设计好反射稿才会有荧光色出现。开色以满版或高百分比网点为之,重要是彩色四色印刷之前,如何把不透明色先印,才印四色墨,不致产生太大遮蔽作用,在色彩再现安排上也须花精神去做,至于特别荧光色及金属色已在四色或彩色再现领域之外知识,必须由开色者和印刷条件做密切配合才可。
彩盒 彩盒印刷 印刷
彩盒 彩盒印刷 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