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土地银行” 在深圳,拿不到地并不是件奇怪的事儿。有消息显示,深圳关内从2003年至2009年,已经5年没有公开供应土地。
对于深圳来说,未来的土地使用有什么规划?一切可以从去年12月发布的《《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草案)》中找到答案。
新规划要求关内 建设用地“零增长”
《土地规划》提出,深圳土地利用远景目标是实现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而在规划期间,深圳经济特区内福田、罗湖、南山和盐田四区要完全实现建设用地“零”甚至“负增长”;经济特区外宝安、龙岗、光明和坪山四区建设用地规模增速要逐步下降。
根据这一规划,2020年深圳建设用地规模不能突破976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今后11年内,深圳建设用地面积仅可净增59平方公里,年均仅4平方公里!这直接影响到深圳的土地财政。
根据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前11月,深圳市地税收入780亿元,其中,房地产税收115亿元,建筑业税收58亿元。两项相加,即经济学界所说的“与土地相关的间接税收”,就达173亿元,占税收的22%。
而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相关人士透露,深圳市2009年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00多亿元,而北京和上海分别为928亿元和1000亿元,相比之下,深圳的卖地收益显得“很寒酸”。
做足“存量”土地文章
在现有条件下,深圳还能有多少新增土地?
有数据显示,在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和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深圳仅有142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潜力。而深圳全市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这也意味着通过城市更新改造“要”到的土地资源面积比可以新增的建设用地还要大。
深圳去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给深圳的土地市场甚至全国的土地出让方式带来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深圳将启用空间拓展战略来破解土地困局,这包括陆域空间、地下空间、异地空间和虚拟空间拓展。
此外,这次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土地资本化”,将设立土地银行、土地融资公司等专业土地金融机构,目的在于创新土地金融产品,保障土地回收、储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资金,增强土地资产资本的流动性。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政府手中的可用建设用地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还有部分土地在区政府、街道办手中,一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也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通过“土地银行”可把闲置的、低效利用的、缺乏规划的、小规模的、二次开发的土地整合起来。
房地产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