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
 
 
 ·白瑞轩:调控楼市药方贵精不贵多


白瑞轩:调控楼市药方贵精不贵多

近期,有关房地产的新闻舆牵动着国人的神经。比如:国土资源部部长表示:土地违法问责不会爽约,年内肯定严格执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第一届西部金融论坛国际资本论坛上扬言:物业税推出已经是“按月计算”,第一套房不征房产税,目前离推出最终时间不会超出一年。社科院在京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等等。

 

这些地产新闻看似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其实不然,每一次新闻的分量都能够触动房地产行业的神经。这些新闻的背后都能够折射出:行政干预是中国房地产发展不可或缺的步骤,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地产发展模式截然相反。总有一部分官员,经常于公开场合信口开河,不是让房地产发烧就是让其患感冒。但是,中国离开房地产经济将会走向何方,经济会不会垮,谁都无法精准预测。

 

中国房地产二十多年的发展,缺少创新,依然保存着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保持增长的发展模式,但其缺点明显,无持续性和后劲;一旦资源贫乏,投资萎缩,房地产发展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说,中国房地产依然遗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诟病,国家与地方在沟通上依然存在着障碍。

 

诚然,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国家过多的政策惠及和调控,而市场经济时代过多需要市场本身自我调节,行政调控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看看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楼市,行政干预的成分过多,而市场依然无法自控。自今年四月份的“国十条”到目前,涉及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近50多项,如此庞大的行政干预,恰似“铁桶阵”把楼市禁锢于内,丧失自我免疫能力,药方不多相克者不少,病未治愈,引发一连串病症不断。

 

二调“限购令”和央行加息等行政手段,又给楼市带来的过多揣摩和猜测。业内专业人士,看多看空各执一词。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中国房价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下降,最大跌幅将达到20%。掩耳盗铃式的预测,有何市场根据?行政干预只不过一项打破市场经济逻辑的一枚棋子,呈现的不过是短期效应。颁布的调控政策再多,内容再好,各主管部门不相互分工协作,执行力不够,依然是一纸空文,不仅让购房者和房企麻痹于调控,更是丧失政府的公信力。

 

地方政府的调控也从未间断过,云南省和北京市把房地产项目预售监管正式成为工作内容。其实,这些都是亡羊补牢的做法。若在此之前,政府监管综合执行力发挥作用,就不会在房地产行业爆出昆明的华西·滨湖国际生态城和玉溪的中国知青生态城惊天骗局。

 

所以说,治疗楼市的病症,药方不再多而贵于精。调整住房结构,让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公租房等比例分配和供需关系,遵循市场经济运营体制,就是一剂良药。

        (刊发于2010年10月29日《云南信息报》)

房地产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