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之下,市值管理再次被房企重视。
日前,万科A(000002.SZ)董事会秘书谭华杰对外表示,公司将建立专门的部门从事市值管理;当公司股权明显低估或者高估时,该部门将在公司内部提出预警,并采取对应措施。
他举例说,2007年8月24日,公司以31.53元/股的价格募集了100亿元,而发行市盈率近乎100倍,如此高估的价格无疑让参与增发的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风险。谭华杰表示,公司建立专门的市值管理部门,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万科董事会办公室下面有很多职能部门,其中包括行业研究部、公关部等等。这些部门的工作都与市值管理有关。”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设立市值管理部门,很有可能设在董事会办公室之下,与公关部等部门平行。”受调控影响,房企市值低迷、万科再融资方案迟迟未有定论之际,行业龙头万科此举无疑具有代表性意义。8月4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万科设立市值管理部门可以看作组织创新的行动。众多上市房地产公司在实体经济方面的组织架构一般都非常齐全,而在资本市场的组织架构却非常薄弱,万科对市值管理的探索可谓又进一步。”
艰难起步
事实上,市值管理这一概念对于地产行业并不陌生。
业界普遍认为,所谓公司市值管理即建立一种长效组织机制,致力于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并通过与资本市场保持准确、及时的信息交互传导,维持各关联方之间相对动态平衡的关系。2006年前后,市值管理迅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在此领域的实践并不少见。2008年万通地产(600246.SH)的“新股东文化建设”以及泛海建设(000046.SZ)的再融资计划都是上市房企市值管理的探索案例。行业龙头万科则更是市值管理的典型代表,这其中,无论是每年年报的“致股东书”,还是前些年成功推行的增发方案,都为提升万科的市值立下汗马功劳。
“万科的前任董秘肖莉长期看重与机构投资者的关系,她很注重和分析师打交道,万科几次再融资计划成功,肖莉功不可没。”上述接近万科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而与万科一样,众多房企对于市值管理工作在资本运作管理领域多有体现。“这几年,部分上市房企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在价值实现领域处理好与媒体以及投资者关系外,他们主要还做了如下的工作:首先,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地产公司融资效率很高,有的企业几乎年年融资,规模也不小;其次,大小非解禁减持前后,地产公司也表现出市值管理的意识;第三,当股价下跌并与价值严重背离之时,上市房企都能通过增持股权的形式来提示公司的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施光耀总结道。
高融资的“杯具”
然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工作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万科尝到多次增发甜头的同时,由于缺乏系统性管理,也必然受到不良的影响。
“谭华杰所言的2007年的增发虽然当时看似比较成功,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高价增发必然伤及投资者。从长远看来,就有必要对此进行管理。”施光耀补充,“高价增发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中小股东对于公司的信任和投资兴趣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具体而言,2007年9月,在股市接近历史高位时,万科曾通过公开增发融资100亿元,其增发价格高达31.53元/股,发行市盈率高达96倍,与当时二级市场上的价格相差无几。
然而,其后随着市场的调整,万科很快跌破了增发价。即使在2009年经历了千点反弹后,参与2007年增发的万科股东们仍处于深套状态。虽然保利地产(600048.SH)、金地集团(600383.SH)的投资者也在2007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套牢之苦,但借助资本市场的触底反弹,现已成功解套。遗憾的是,惟有万科2007年增发给投资者造成的伤害最深。
“显然,在市值管理中,融资额度最大化并不等于最优化。融资效率最高、融资成本最低,往往是众多房企追求的,但是市值管理并不是一时一事的管理,最大化往往并不是最优的。”施光耀表示。
房企市值管理绩效趋坏
在一些大型房企对于市值管理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同时,多数上市房企对此的管理还处于空白阶段。
“我曾经服务过的武汉的一家房地产企业就是如此。它在上市前,信息的披露是从媒介公关部门发布的,而上市后,依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又设立了董秘办、证券事务部等部门,又成为了另外一个信息出口。但是这两个信息出口主体处于平行的位置,在上市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整合。”管理咨询顾问张朝峰告诉记者,“一般公关部发出的消息往往不经过董事会办公室,这就大大增强了一些不利消息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在施光耀所在的研究中心报告中,上述现象亦可用数据说明。纵观多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排行榜,记者发现,与其他行业相比,上市房企在绩效排行榜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
具体而言,房地产公司整体绩效的趋势是向坏的。管理绩效最差的公司中,房地产公司占比在逐年增加,而绩效最优的公司中,房地产公司在逐年减少。
“在2010年的绩效管理排行榜中,变坏的形势更为明显。前100家优异的公司阵营中,地产公司仅有1家,而在下游的400家公司中,地产公司就占了35家,呈现出‘头小尾大’的特点。”施光耀表示。
与此同时,与其他行业相比,地产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实现能力偏离的情况非常明显,价值实现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多数行业。
究其原因,在地产公司普遍缺乏系统性市值管理的当下,这一不理想的“成绩单”与地产行业的特性不无关系。
“由于地产公司的信息出口比较多,比如说各地项目公司的独立性强一些。这就提升了市值管理的难度。”某一上市国有房企的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有的营销部门或者采购部门,出于自己部门的利益就往往会在市场上放出一些消息,而这些消息很有可能对上市房企的股价产生不良影响。而地产行业区域性一般较强,这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在密集调控的当口,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房地产OA